耶穌死於星期四,星期六復活
在第二世紀末,安提阿的塞拉皮翁 (Serapion) 主教讀了彼得福音,說:「我仔細閱讀了這本書,得出的結論是,它的大部分內容都符合救主的真正教導。」1
彼得福音對我們相當有用,因為它澄清了耶穌在星期六傍晚復活,正如馬太福音所記載的那樣;它還告訴我們,耶穌在星期四被釘十字架,這也與新約相吻合。
耶穌並沒有像教會後來聲稱的那樣在星期天復活。
彼得福音第35至37節,讀作:
在主的日子正要“發光"(επεφωσκεν)的夜晚,當士兵們兩兩守夜時,天上有大聲音;他們看見天開了,兩位充滿榮光的男人從天上下來,走近墳墓。但是那塊被推到石頭上的石頭,自己滾了一圈,滾到旁邊一段距離去。
這與馬太福音28:1中關於石頭被滾開的記載相同:
過了安息日,七日的頭一日,開始“發光" (ἐπιφωσκούσῃ)的時候,抹大拉的馬利亞,和那個馬利亞,來看墳墓。忽然地大震動。因為有主的天使,從天上下來,把石頭輥開。
猶太人的白天在日落時分結束,這是新的一天 “黎明” 時候。希臘語把日落 epiphóskó (ἐπιφώσκω) 用 “在上發光/照耀在上面” (shine above) 來描述,並且在我們的聖經中只另外用於 路加福音23:54,描述耶穌死去的那個晚上,說:「那日是豫備日,安息日 “在上發光” (ἐπέφωσκεν) 要開始了。」彼得福音第5節也用了同樣的字,其中說:「我們本可以埋葬祂,因為安息日確實在 (επιφωσκαι) 照耀在上面。」因為在律法記著說:『日頭不可落在被處死的人身上。』」
彼得福音第37至49節繼續說,守衛在晚上去告訴彼拉多發生了什麼事。然後在第50節,我們讀到,“在主的日子的黎明 (Ορθρου)”,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前。這裡,作者使用了希臘語orthrou (Ορθρου),這是描述清晨的黎明,即星期天早上六點。路加福音24:1中也使用了同樣的字,「黎明的時候 (ὄρθρου),他們 (那些從加利利和耶穌同來的婦女,路23:55) 來到墳墓前。」
馬可福音告訴我們,兩個馬利亞並撒羅米去了墳墓,當時天還 “很早 (πρωῒ)” (可 16:2)。這描述了夜間的第四更,即星期天早上四點到六點。約翰福音20:1 中使用了同一個字,「七日的第一日清早 (“πρωί),天還黑的時候,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裡,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。」
總而言之,四福音書的敘述是這樣的:星期六晚上,六點到七點之間,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另一個 (那個) 馬利亞去了墳墓,地大震動,石頭被滾開了。然後,星期天早上四點到六點之間,兩個馬利亞並撒羅米去了墳墓。而最後,在 “黎明的時候",星期天早上六點,“與祂一起從加利利同來的婦女” (路23:55) 來到墳墓前。
彼得福音和馬太福音的比較如下:
|
星期四 |
星期五 |
星期六晚上 |
彼得福音 |
第 20–27節 |
第28–33節 |
第35–50節 |
馬太福音 |
太 27:57–61 |
太 27:62–66 |
太 28:1–2 |
- 優西比烏的《教會歷史》 第6冊12章 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