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. 今在、昔在和以後(永在)的

神用若干比較性的表達來使自己與基督有所區別,這些實際上使聖經從頭到尾變成了一種謎語,然而當我們把整個故事拆開來看時,就會明白所有的謎底了。

祂將是(伊瓦)及我是

在第7章中,我們展示了作為伊瓦(祂將是)的不能看見之神,是如何藉著「這是我的名,直到永遠」這句話,此來使祂自己與基督作一個對比。

“祂將是ELOHIM”有一天會成為為人的耶穌基督 ─“我是”,但不能看見之神則將一直都是“祂將是”。

今在、昔在、以後(永在)的

猶太人將出埃及記第3章14節的希伯來文文本翻譯成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時,他們不再用“祂將是”這個名字。

在第14節中,他們將“我將是”用“我就是今在的他”一詞來取代,而在第15節,他們將“祂將是”改成“主”。 他們的意圖是要消滅在燃燒的荊棘中作為神發言人的使者。 這在以賽亞書第63章9節的翻譯中更為明顯和荒謬,其中希伯來文本讀作:「祂臉(面前)的使者拯救了他們。」他們把這句話翻譯成「在他們一切苦難中:不是一位大使、也不是一位使者,而是祂自己拯救了他們。」

游斯丁改寫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為:「我是今在的祂(He WHO IS) εγω ειμι ο ων,是亞伯拉罕的神、以撒的神、雅各的神,你祖宗的神。下埃及去,領我的百姓出來。」

這裡是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的出埃及記第3章14節:και ειπεν ο θεος προς μωυσην εγω ειμι ο ων και ειπεν ουτως ερεις τοις υιοις ισραηλ ο ων απεσταλκεν με προς υμας

我們所突顯的部分是“我是今在的”(I am He WHO IS)。

(作斜體是因為這只是文法上的推斷。)

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的出埃及記第3章14節用中文讀來是:「神對摩西說: “我是今在的”;又說: “你要對以色列的兒女們這樣說: ‘我差派你’”。」

但是神在啟示錄的第1章更正了他們的錯誤:

「主神說,『我是阿拉法,我是俄梅戛,
是昔在、今在(ο ων)、以後永在的全能者。』」(啟 1:7,8)

我們在啟示錄第4章也看到了對“父”相同的描述:

「聖哉!聖哉! 聖哉! (昔在)
聖哉! 聖哉! 聖哉! (今在)
聖哉! 聖哉! 聖哉! (以後永在)
主神全能者,
是昔在、今在、以後永在!」
(啟 4:8)

在大多數文本中,至少在一個早期的版本,“聖哉”一詞對神重覆了九次。

我們來比較這個與在以賽亞書第6章裡彌賽亞的出現:

「聖哉!聖哉! 聖哉!(今在)
萬軍之主,
祂的榮光充滿全地!」
(賽 6:3)

這裡“聖哉” 一詞對基督只重覆了三次。

今在的 (ὁ ὢν),是永遠可稱頌的神,阿們

在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中,你只會在出埃及記第3章14節找到 ὁ ὢν (WHO IS [今在的])這個措辭。沒錯。這個簡單的日常用語只出現在這節經文中。

ὁ ὢν 一詞在新約中出現了 14 次,其中 7 次指的是神,就像“今在的他"(He WHO IS)。(羅 9:5, 林後 11:31, 啟 1:4, 1:8, 4:8, 11:17, 和 16:5。) 只有約翰在他的福音書中敢於使用ὁ ὢν這一詞來指神的名以外的任何事物。他這樣做了七次。在他的福音書中,他也是唯一一個用“我是”這個名字來稱呼耶穌的人— 同樣地,七次。

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使徒們如此小心地使用ὁ ὢν這詞呢?因為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誇大了這條誡命:「不可妄稱主你神的名。」(出 20:7) 它將利未記第24章16節翻譯成「凡稱主名的 (ὀνομάζων δὲ τὸ ὄνομα Κυρίου),就當死。」

在西元二世紀,外邦基督徒相信羅馬書第9章5節中的ὁ ὢν (今在的) 這詞語使基督成為神。他們把ὁ ὢν解釋為在上一句話中指代基督的關係代名詞 (who is)。我們可以在希坡利達 (Hippolytus) 寫於西元 230 年左右的小冊子《駁奴愛達》第 2 段和第 6 段中找到這一點。奴愛達 (Noetes) 將羅馬書第9章5節理解為:「那些祖宗是他們的,基督也是從他們出來的,祂是在萬有之上,永遠可稱頌的神。阿們。」根據希坡利達的說法,羅馬書第9章5節是新約中唯一的經文奴愛達用來證明耶穌是神。

羅馬書第9章5節的結尾"ὁ ὢν ἐπὶ πάντων θεὸς εὐλογητὸς εἰς τοὺς αἰῶνας, ἀμήν ."是一個頌讚語。它的正確翻譯是:「今在的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,阿們。」(“God WHO IS over all blessed forever. Amen.”) 羅馬書第9章5節的頌讚語與哥林多後書第 11章31節幾乎相同:ὁ Θεὸς – ὁ ὢν εὐλογητὸς εἰς τοὺς αἰῶνας,「神 ─ 今在的,是永遠可稱頌的。」1 很有可能,「 今在的是永遠可稱頌的神」是猶太人常見的頌讚語。

在希臘語中,神這字的位置並沒有意義,因為字序並不定義主詞。句子的主題由 θεὸς (神) 的主格來定義。神是這句話的主詞,等同於“今在的"(WHO IS),這也是在主格裡。

羅馬書第9章5節添加了 ὁ ὢν ἐπὶ πάντων ─ 今在的在萬有之上 (WHO IS over all)。新約只使用ἐπὶ πάντων “萬有之上”來形容父,這個表達的唯一其他用法是在以弗所書第4章6節。當然,如果保羅真的想在羅馬書第9章5節中把基督稱為神的話,他會用ο ἐπὶ πάντων這個詞語,與他在以弗所書第4章6節中使用的表達方式相同。

今天在羅馬書第9章5節,我們面臨的一個解釋問題是,新約中的經文直到16世紀才被創建起來,加入一個單獨的句子作為經文的一部分可能會混淆問題。更重要的是,羅馬書第9章5節的翻譯使基督與神相等乃依賴於“肉體”後面的逗號。不幸的是,聯合聖經公會的文本顯示出這個逗號,儘管委員會承認,最古老有標點符號的手抄本,即 A、B 和 C 安色爾字體,在 σάρκα “肉體”之後都有一個句號。σάρκα (肉體) 之後的句號告訴我們,早期教會確實將羅馬書第9章5節的結尾理解為一個單獨的句子,即頌讚語:「神、即今在的,在萬有之上,是永遠可稱頌的。阿們。」

我是祂- 我是神

基督和神的名字在舊約是“祂將是”。

然而,不能看見之神在舊約用“我是祂”這句話來表示祂的地位是獨一的真神,這也是把祂自己與基督 ─ “祂將是”區別出來。2

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在申命記第32章39節:「你們如今要知道,我,唯有我是祂 (我是神)。在我以外並無別神。」

(在英語裡,這節是一段漂亮的押韻。)

希伯來文的句法也相當有趣: “你們如今要知道אֲנִ֤י אֲנִי֙ ה֔וּא (ani ani hu), 我、我是祂”。

神用相同的措辭 “ani hu” ─ “我是祂”在以賽亞書第43章10節中,讀作:

「主說,你們是我的見證,
我所揀選的僕人。
既是這樣,便可以知道,
且信服我,又明白我就是祂3
在我以前沒有真神《真原文作造作的》,
在我以後也必沒有。」

透過以賽亞,神應許以色列人,他們將了解在舊約真正對他們說話的是誰:

「所以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,
到那日他們必知道
說這話的就是《直譯為我是那說話的祂》:
看哪,是我!」

賽 52:6

神是舊約中既是又是,為“我是祂”;而基督在新約成了主,為“我是”。

首先的和末後的

或許最令人費解的神的謎語是“首先的和末後的(初和終)”。

在舊約,神是全地的主,先知們稱祂:“主伊瓦”(Adonai Yihvah)。在基督忍受了十字架的苦刑之後,神使基督成為全地的主。到了末了,萬物都服了基督的時候,基督就要服於神,而神將成為萬有中的萬有。祂將再次成為主。

神是初和終,祂是阿拉法和俄梅戛。

在我們聖經中的“主”一詞

“主”一詞在舊約中讓我們很難理解,因為不管伊瓦指的是基督還是神,它取代了我們聖經中所有對伊瓦一詞的使用。理論上,我們可以用“主”來表達基督、和用“主”來表達神,因為在舊約中神是全地的主,只是很難分辨所指的是那位伊瓦,這就是為什麼以色列人後來開始相信只有一位神。

舊約的“主”一詞可以引用在新約中,指的是基督或是神,例如,路加福音引用以賽亞書說:「在曠野豫備主(伊瓦)的路道,修平我們的ELOHIM(神)的路。」(賽 40:3; 路 3:4)

“我們的ELOHIM”在這節裡指的是基督的靈,祂是以色列的ELOHIM(神)和他們的主。當猶太人在福音書中稱基督為“主”時,他們說的是正確的。

在舊約,基督是以色列的“主與神”,是摩西、基甸、大衛和以賽亞所稱的“Adonai”(出 4:10; 士 6:13; 詩 110:1; 太 22:44; 賽 6:1),Adonai意思是 “主”。

主伊瓦

先知們透過“主伊瓦”(Adonai 伊瓦)一詞來描述在舊約父是“主”。

這一詞語出現在舊約大約300 次,通常在我們的聖經中以“主神”(中文聖經譯為“主耶和華”)出現,以避免翻譯成“主”。

聖經中我們沒有一處可以具體地確定這一詞語是指基督,但它在士師記第6章22節、以賽亞書第28章16節;48章16節和61章1節清楚地指著父。

主日

在主日之後,當基督將祂的選民帶回天家時,將有新天和新地,神將再次成為全地的主,正如撒迦利亞所說的:「那日,主必作全地的王。」(亞 14:9)

如同保羅所寫的:「萬物既服了他,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,叫神在萬物之上,為萬物之主(或譯為:萬有中的萬有)。」(林前 15:28)

神是我們最初的,而祂也將是我們最終的,是首先和末後的。

在基督復活以後、和主日以前,除非是引述在舊約的主、或指神是“創造之主” 外,沒有一段經文稱神為“主”。聖經告訴我們,我們只有一位主。(弗 4:5; 林前 8:6)

在啟示錄,於主日和主日以後,所有使用希臘文“Kurios”來表達“主”的,只適用於主神 (見啟 1:8, 10; 4:8,11; 11:15,17; 15:3,4; 16:7;18:8; 22:5,6);在所有其他的時候,則基督被稱為(見啟11:8; 14:13; 17:14; 19:16; 22:20, 21)。

稱神為我們的主,在最後一次吹號特別被突顯出來,記錄在啟示錄第11章15節:「世上的國,成了我們的主和祂基督的國」 。4

我是首先的、我是末後的

在舊約中,「我是首先的、我是末後的」這句話出現在以賽亞書第44章6節和第48章12節。

在以賽亞書第44章6節,基督以“道"來說話,說:「我是首先的,我是末後的,除了我以外,再沒有ELOHIM。」理論上,基督可以在第一句話中為神說話,說「我是首先的,我是末後的。」,他也可以指自己說,「除了我以外,再沒有ELOHIM。」因為基督和神,合而為“一”─  “ECHAD”,並沒有真正的方式來說誰在稱自己為“ELOHIM”。

但在這裡,亞蘭語的塔古姆譯本把「我是首先的、我是末後的」翻譯成「我是從一開就存在的那位、永恆中的永恆都是我的。」5“我是祂” (I am He/אֲנָא הוּא)這句話當然是指神,正如我們在上面看到的。亞蘭語的אֲנָא הוּא 一詞相當於希伯來語אני הוא(阿尼胡)。

在以賽亞書第48章12-13節,我們讀到「我是首先的,也是末後的我手立了地的根基,我右手鋪張諸天。」

這裡,塔古姆譯本把「我是首先的」翻譯成「我是祂,我是祂,אֲנָא הוּא אֲנָא הוּא ,那位來自古老的」」正如在以賽亞書第44章24節,塔古姆譯本把「我的右手」翻譯成「靠我的道」,"道"─ 基督,是神"有形"的手。

用希伯來語說“我是”是不可能的。動詞“to be”只允許用在過去式或未來式。在希伯來語,“我是祂” 最接近於“我是”。它在舊約中把神定義為“主”,新約中把基督定義為的“主”。

啟示錄中的首先的和末後的

因為我們了解“我是首先的、我是末後的”以及“我是阿拉法、我是俄梅戛”這兩句話指的是神,所以我們知道在啟示錄第1章8節、第1章17節、第21章6節和第22章13節中基督代表神說話。在啟示錄中,基督從一個句子到另一個句子、甚至從一個短語到另一個短語地以不同的“身分”說話,就像祂在創世記第16章7-12節中天使第一次出現時所為的那樣。

啟示錄第 2章8節

最難理解的經節是啟示錄第2章8節,它的原文是:

「那首先的、末後的(父),那位ὃς死後又活過來的(基督),如此說Τάδε λέγει:我知道你的患難…。」

啟示錄第2章8節是以賽亞書第44章24節的模仿版:

「從你出胎,造就你的(父) ,“祂將是”你的救贖主(基督),如此說,我“祂將是”是創造萬物的…。」

啟示錄第2章8節中缺少“和”一字,對希臘語的含義並沒有影響。

愚弄我們的是“who”這個關係代名詞。我們認為“那位死後…”指的是前面的“首先的、末後的”。但希臘文說,“那位”( He who),只是把第三人稱放進去,這兩個短語在啟示錄第1章17-18章中也是彼此緊隨一起的。

相形之下,第2章1節中的“who”用的是希臘語ὁ ,並的確指回前面的“人”:

那右手拿著七星的,在七個金燈台中間行走的說:…」這點我們也可以在啟示錄第3章7節中看到:「那聖潔、真實,拿著大衛的鑰匙..…,說:…」如果基督的靈想在啟示錄第2章8節中表明自己就是神,那麼祂會用希臘字ὁ (讀音“ho”)

“(如此)說” Τάδε λέγει這詞語只出現在啟示錄第2、3章和使徒行傳第21章11節。

啟示錄第2章8節的真正信息是什麼?在主日,基督和神必成為一(ECHAD),就像他們在舊約中一樣,如以賽亞書第44章24節中所解釋的。

  1. 中文和合本聖經譯為「那永遠可稱頌的神。」
  2. 有些新約聖經的譯者把基督說“我是” 一詞,加上了“祂”或“基督”,變成了“我是祂”或“我是基督”,事實上這並沒出現在原文裡。基督用“我是”一詞只是關聯到祂作為“祂將是”這個角色的實現。
  3. 中文合和本聖經譯為“我就是耶和華(主) ”。
  4. 中文和合本聖經譯為:「世上的國,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」。
  5. 英譯為:“I am He אֲנָא הוּא who was from the beginning, eternities of eternities are Mine.”